重慶進口紅酒批發市場的紅酒利潤和銷售持續走低
重慶紅酒批發市場的整個銷售額規模小于四川的紅酒銷售體量,位于川渝的酒類連鎖從6000萬做到2億元只用了短短兩年時間。然而光鮮的數據背后也藏著不少無奈,負責人告訴重慶進口紅酒批發市場別看營業額高其實利潤少得可憐,被寄以厚望增厚連利潤的葡萄酒反而占比越來越低。
負責人向重慶進口紅酒批發市場透露,他們的銷售額主要來源于知名白酒,但同時令人尷尬的是其平均毛利只有2個點,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下日常運營中基本處于低價平價,甚至倒掛的形式在銷售,唯有把量做大才能獲得后續廠家更多的返點返利和額外的市場支持,以此來平衡成本勉強盈利。另一方面強勢的名白酒行業也擠占了葡萄酒市場,整個連鎖系統除了1919連鎖的葡萄酒銷售占比能夠達到15%左右,其他連鎖系統的占比都很低,重慶名煙名酒連鎖負責人也表示,茅五瀘郎等頭部白酒銷量達但是利潤相對較薄,而葡萄酒的銷售占比也低于10個點,僅高于店鋪在售的茶葉。
對于他們這種零售店來說,利潤主要還是來源于白酒廠家的支持,以價換量也屬無奈之舉。名白酒廠家需要的是扁平化運營,所有門店直接和廠家合作便于管控,廠家也擔心單個經銷商做大做強,在談判中獲得更多的話語權,甚至強勢,所以廠家才想將經銷商化整為零。除此之外不允許竄貨銷售,不允許做電商渠道不允許變相降價等條款的制約,也大大限制了名煙酒連鎖業態發展的邊界和天花板。據門店統計的數據,一般銷售產品的客單均價是400+,低價位酒一般賣不掉,更多是賣中高價位產品。
重慶紅酒行業的寡頭割據弱者瀕死行業前五獨吞90%利潤,白酒行業也是這樣茅五瀘等頭部白酒廠家的話語權可見一般。市場決定了頭部白酒廠商擁有絕對的規則制定權,經銷商要么遵循要么退出,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。雖然經營受限,但經銷商也不愿意去冒險違規,一旦廠家取證動則幾十上百萬的保證金,廠家說扣多少就扣多少根本不給解釋的機會。